產品知識
5G輻射大?
發布日間:2019-06-19 09:43:27 瀏覽次數:22
針對“5G輻射大”傳言,在*近一次行業論壇上,有運營商拿出了測試數據:
通過對3G、4G、WiFi和5G信號的電磁輻射(EMF)測試比較,發現包括5G在內的所有的移動通信技術的電磁輻射水平是相近的,且均遠遠低于安全限值。
這份報告還對室內環境下的5G毫米波進行了測試,發現即使在5G毫米波頻段下,電磁輻射水平也與3G、4G和WiFi相近,均低于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標準。
在會議上,這家運營商呼吁同行們要加大科普宣傳,避免民眾被謠言誤導。
隨著5G規模商用臨近,一波5G輻射謠言首先在歐洲病毒式傳播,甚至出現了組織性地阻止5G建設的現象。
*近,科技媒體《連線》(Wired) 報道稱,歐洲有一個叫“Stop5G”的組織編造了一系列聳人聽聞的“5G輻射”謠言,比如稱幾百只鳥兒在荷蘭的一座5G鐵塔附近神秘死亡,并利用互聯網廣泛傳播,引起了人們對即將到來的5G的恐慌。
這篇報道更是認為一些5G輻射謠言是“陰謀論”,指出謠言傳播組織背后的目的可遠非關心健康那么單純。
英國運營商EE于5月30日在英國率先商用5G,首當其沖成為了這波5G輻射謠言的受害者。
在英國,有一個擁有13000名會員的“Stop 5G UK”組織正通過社交媒體傳播5G輻射謠言,并呼吁居民阻止5G建設。
為此,運營商們并沒有一味隱忍,而是展開了“正面剛”宣傳。
在EE官網上,這家運營商指出,電信業自上個世紀80年代推出移動網絡以來,所有無線技術都是在嚴格的無線電輻射規定下推出,幾十年來全球多個獨立科學專家小組、政府機構、標準組織和衛生當局對這些無線信號,包括2G、3G、4G、WiFi和現在的5G中頻段和毫米波頻段等,進行了大量研究并定期審查,得出了同樣的科學結論----未發現對人體健康會產生負面影響。
EE表示,希望民眾認清電磁輻射與電離輻射的區別。
輻射范圍按照頻率分,從低到*,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
移動通信采用的頻率范圍為300MHz至300GHz,目前5G頻率范圍為450MHz至53GHz,其頻率和光子能量都遠遠低于紅外線、可見光和來自太陽的紫外線,屬于非電離輻射,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
真正有害的是電離輻射,比如α射線、β射線和伽馬射線,由于其能量*,會破壞、打斷分子鍵,改變細胞結構,導致疾病。
英國另一家運營商Vodafone UK計劃于8月商用5G,他們同樣被5G輻射謠言困擾。
日前,Vodafone UK的首席技術官在一次5G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5G基站輻射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他指出,室內Wi-Fi已經部署了多年,我們沒有發現任何健康問題,而目前使用的5G頻段接近或低于Wi-Fi頻段,當然不會有任何問題。即使是未來的5G毫米波頻段,也不可能存在影響人體健康問題。
從歐洲案例看,5G輻射謠言已是5G建設的一道攔路虎。我國已發布5G牌照,5G建設熱潮即將開啟,行業應提早加大科普宣傳,消除民眾對5G電磁輻射的片面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