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知識
德國在“工業4.0”中已經領跑為何再加速
發布日間:2015-09-18 10:34:43 瀏覽次數:22
近幾十年來,德國制造的競爭力有目共睹,在2009年以來的歐債危機中也表現不俗,但此番大張旗鼓推動“工業4.0”,讓人不禁詫異:明明領跑的德國人急什么?

其實,德國的許多競爭對手已經意識到物聯網將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制造業當中,并且正通過多種制度和金融手段推動這一趨勢的發展。不但中國、韓國等亞洲同行日益重視,“先進制造”、“智能制造”等術語在政府規劃中屢見不鮮,美國政府也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進“再工業化”。2006年左右,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就確定信息物理系統為關鍵研究領域。2011年,奧巴馬政府啟動了*端制造業合作伙伴計劃,為制造業研究提供了大量研發資金。
越來越多國家加入這場競賽,工業化占優的德國自然不愿浪費優勢。“工業4.0”工作組認為,一旦智能工廠的系統成熟,德國不但能夠穩固其在制造業上的全球領導地位,也能成為智能制造技術的主要供應商,還可以為信息物理系統的技術和產品創新新的**市場,并為之服務。德國將之稱作“雙重戰略”。專家分析說,“工業4.0”關系到每一個大企業的長遠發展。
另一方面,德國寄希望于“工業4.0”來應對資源、能效等全球挑戰,智能生產能夠幫助企業更加靈活地提*生產效率、降低能耗。舉個例子,許多生產線即便沒有任務也得保持運轉,消耗了大量電力,如果智能管理系統能在生產間歇把不工作的部分斷電,將顯著減少能耗。污染排放也可以被納入控制范圍。“工業4.0”概念的提出者、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負責人瓦爾斯特博士暢想,未來的智能工廠可以走近城市,員工將免受長時間通勤之苦。
這一系列美好圖景,足夠讓德國人鉚足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