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知識
工業革命概念的出現
發布日間:2016-01-06 15:43:01 瀏覽次數:22
根據現在維基百科(Wikipedia)上的解釋,工業革命這個概念*早在18世紀中期開始使用,用以描述在經濟和社會環境、勞動和生活狀況上發生的深刻而持久的變革,人類由此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
社會學家和經濟史專家用*二次工業革命來描述20世紀初經濟、生產和勞動上的轉變,促成這一轉變的是密集的機械化、電的廣泛使用以及商品大宗生產的出現(泰勒制和福特制)。
20世紀70年代中期,因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使用而導致產品和生產自動化產生巨大進步,此即*三次工業革命。
現在是*四次工業革命。實際上有很多跡象表明,這次變革有理由被認為是和*二次及*三次工業革命一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軟件不再僅僅是為了控制儀器或者執行某步具體的工作程序而編寫,也不再僅僅被嵌入產品和生產系統里。產品和服務借助于互聯網和其他網絡服務,通過軟件、電子及環境的結合,生產出全新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多的產品功能無需操作人員介入,也就是說它們可能是自主的。傳統產品被具備至今尚不明了的特性的技術系統所替代。